能效提升并不仅仅意味着基于制冷原理的基础,通过增加经济器、回热器等功能部件来提高性能,其本质应该是基于现有条件,通过高效传热,最大化缩小不同流体间的换热温差,使其Tapproach temperature缩小到0.5以内(Tapproach temperature=Tevaporate temperature -T outlet water temperature)。
当然,能效提高指的并不是跟政策规范打擦边球,虚标数据,而是需要整合优势配件,优化系统传热。这就回到了换热的核心所在,即提高蒸发温度,降低冷凝温度。
据目前壳管式行业设计经验来看,干式蒸发器蒸发温度2~3℃,满液式/降膜式蒸发器蒸发温度4~4.5℃,既要考虑成本,又要考虑换热器的稳定性,从而防止管束振动,所以突破能效限值有一定难度。
从理论逆卡诺循环来看(以R410a冷媒为例),当蒸发温度从2℃提高到5℃,COP从4.04提高到4.47(图1与图2对比),能效提高10.64%,蒸发温度每提高1℃,能效提高3.55%
图1
图2
冷凝温度从43℃降低到40℃,COP从4.04提高到4.48,能效提高10.89%,冷凝温度每降低1℃,能效提高约3.63%(图1VS 图3)
图1
图3
目前,板换是业内备受认可的高效紧凑式传热设备,通过其特殊的板纹设计和真空焊接技术,使冷热流体传热过程中的流动方向和流速不断变化,迅速扩展进而快速达到紊流,增强流动特性,缩小冷热流体传热温差Tapproach temperature,提高传热性能。而壳管式换热器若想达到同等性能,在不增加壳体尺寸的条件下,需对铜管进行二次加工,以使表面形成螺纹,从而增大传热面积;或者重新设计折流板强化换热。以上两种方法都增加了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,需很好地平衡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,整个过程更为复杂。
对板换来讲,设计选型和装配皆为标准化流程。在舒瑞普(SWEP),我们可通过SSP 选型软件拟合用户需求,确定基础型号后可一次成型。此外,选型软件中“Design(设计)”、“Performance(性能模拟)”、“Rating(校核)”三大不同界面的灵活应用,可以为客户推荐最优性能产品和板换采购管理。其中“performance性能模拟”可以预测和验算测试结果,提供制冷系统最优配件。
另外,针对空调、工业、新能源等不同应用领域,舒瑞普(SWEP)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匹配不同的产品系列,既节省终端用户运行成本,又降低一次能源转化的碳排放量。